zl程序教程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后端

当前栏目

k-medoids聚类算法实现

算法 实现 聚类
2023-09-14 08:57:29 时间

k-medoids聚类算法,即k-中心聚类算法,它是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改进。我们知道,k-means算法执行过程,首先需要随机选择初始质心,只有第一次随机选择的初始质心才是实际待聚类点集中的点,而后续将非质心点指派到对应的质心点后,重新计算得到的质心并非是待聚类点集中的点,而且如果某些非质心点是离群点的话,导致重新计算得到的质心可能偏离整个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改进的k-medoids聚类算法。
k-medoids聚类算法也是通过划分的方式来计算得到聚类结果,它使用绝对差值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AD)的度量来衡量聚类结果的优劣,在n维欧几里德空间中,计算SAD的公式如下所示:

sad
围绕中心点划分(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PAM)的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使用PAM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指定一个最大迭代次数的参数,在迭代过程中基于贪心策略来选择使得聚类的质量最高的划分。使用PAM的方法处理,每次交换一个中心点和非中心点,然后执行将非中心点指派到最近的中心点,计算得到的SAD值越小,则聚类质量越好,如此不断地迭代,直到找到一个最好的划分。
维基百科上给出的基于PAM方法计算聚类的过程,描述如下:

从待聚类的数据点集中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中心点; 将待聚类的数据点集中的点,指派到最近的中心点; 进入迭代,直到聚类的质量满足指定的阈值(可以通过计算SAD),使总代价减少: 对每一个中心点o,对每一个非中心点p,执行如下计算步骤: 交换点o和p,重新计算交换后的该划分所生成的代价值; 如果本次交换造成代价增加,则取消交换。

上面算法描述,应该是按顺序的取遍中心点集合中的点,也从非中心点集合中取遍所有非中心点,分别计算生成的新划分的代价。由于待聚类的点集可大可小,我们可以考虑,每次取点的时候,采用随机取点的策略,随机性越强越好,只要满足最终迭代终止的条件即可。通常,如果能够迭代所有情况,那么最终得到的划分一定是最优的划分,即聚类结果最好,这通常适用于聚类比较小的点的集合。但是如果待聚类的点的集合比较大,则需要通过限制迭代次数来终止迭代计算,从而得到一个能够满足实际精度需要的聚类结果。
我们在下面实现k-medoids聚类算法,分别随机选择中心点和非中心点,对他们进行交换,通过设置允许最大迭代次数(maxIterations)这个参数值,来使聚类计算最后停止。

聚类算法实现

首先,为了便于理解后面的代码实现,我们描述一下代码实现聚类过程的基本步骤,如下所示:

输入待聚类点集,以及参数k、maxIterations、parallism; 同k-means算法一样,随机选择初始中心点集合; 启动parallism个线程,用来将非中心点指派给最近的中心点; 开始执行迭代,使得聚类结果对应的划分的SAD值最小: 将非中心点,基于Round-Robin策略,分配给多个线程,并行指派:将非中心点指派给距离其最近的中心点; 将多个线程指派的局部结果进行合并,得到一个全局的指派结果; 根据指派结果计算SAD值:如果是第一次进行指派,直接计算其SAD值,保存在previousSAD变量中,该变量保存的是最小的SAD值,第一次初始化第一次指派结果计算得到的SAD值;如果不是第一次进行指派,也计算SAD值,将SAD值保存在变量currentSAD中,继续执行步骤8; 随机选择一个非中心点; 创建一个ClusterHolder对象,该对象保存了该轮迭代指派结果,根据随机选择的非中心点修改ClusterHolder对象中的结果,将随机选择非中心点和对应的中心点进行交换,为下一轮指派过程准备数据; 最后,判断是否达到指定的最大迭代次数,如果达到则终止计算,处理最终聚类结果,否则执行下一轮迭代计算,转步骤5。

我们实现的k-medoids聚类算法,需要指定2个聚类相关参数,另外一个参数是程序计算并行度,可以通过构造方法看到,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KMedoidsClustering(int k, int maxIterations, int parallism) {
mergeMedoidAssignedResult(currentHolder); // 每个线程处理一部分,最后要合并多个线程分别处理的结果
RandomPoint randomPoint = selectNonCenterPointRandomly(currentHolder); // 随机选择一个非中心点
currentSAD = computeSAD(currentHolder); // // 计算用随机选择非中心点替换一个中心点得到的SAD值
if(currentSAD - previousSAD 0.0) { // 如果此次迭代得到的SAD值,比上次迭代计算得到SAD小,替换previousHolder和previousSAD,以保证最终算法终止后,该最小值对应的划分能够保留下来
currentHolder = constructNewHolder(currentHolder, randomPoint); // 根据随机选择的中心点,创建一个新的 ClusterHolde对象,用于下次迭代
LOG.info("Iteration #" + (++numIterations) + ": previousSAD=" + previousSAD + ", currentSAD=" + currentSAD);
Iterator Entry CenterPoint, List Point2D iter = previousHolder.medoidWithNearestPointSet.entrySet().iterator();

通过上面代码及其注释,我们可以了解到聚类实现的基本处理流程。首先,看一下工具类ClusterHolder和RandomPoint:

private class ClusterHolder {
/** snapshot of clustering result: medoids of clustering result, as well as non-medoid points */

上面2个类,能够在迭代处理过程中,方便地保存当前迭代处理的数据状态。下面我们看一下,上面代码调用的比较重要的方法的实现逻辑。

并行将非中心点指派到最近的中心点

将非中心点指派到最近的中心点的计算,是调用assignNearestMedoids方法,该方法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assignNearestMedoids(final ClusterHolder holder, booleanfirstTimeToAssign) {
if(firstTimeToAssign) { // 第一次进行指派,因为还没有进行指派过,所以只有随机选择的一组中心点,和全部待聚类的点的集合
holder.centerPoints.add(medoid.toPoint()); // 构造ClusterHolder对象,将中心点加入到集合中
for(Point2D p : allPoints) { // 对全部待聚类的点作为任务,加入到每个线程的队列中,但是要排除已经被选择为中心点的点
for(List Point2D points : holder.medoidWithNearestPointSet.values()) { // 如果笔试第一次进行指派,已经在构造ClusterHolder对象的时候,将随机选择的中心点和非中心点进行了交换,这里直接进行指派即可

上面代码调用selectSeeker()方法,获取到一个NearestMedoidSeeker线程,将待指派的点加入到其队列中,然后由该线程去异步循环处理。selectSeeker()方法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NearestMedoidSeeker selectSeeker() {

下面,我们看一下NearestMedoidSeeker线程的实现,它也比较简单,实现了从队列q中将非中心点取出,计算到该点最近的中心点,然后指派给该中心点,线程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class NearestMedoidSeeker implements Runnable {
Double distance = distanceCache.computeDistance(p1, p2); // 计算非中心点p1到中心点p2的欧几里德距离

每一轮指派,多个线程都计算得到一个非中心点指派到最近中心点的子集,最后还要将这些子集合并为一个全局的指派结果,即得到距离每个中心点最近的非中心点的集合,合并的实现在mergeMedoidAssignedResult()方法中,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mergeMedoidAssignedResult(ClusterHolder currentHolder) {
Iterator Entry CenterPoint, List Point2D iter = seeker.clusteringNearestPoints.entrySet().iterator();

合并后的指派结果,都存放在ClusterHolder对象中,为下一轮迭代准备了数据。

随机选择中心点和非中心点

随机选择一个中心点和非中心点,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RandomPoint selectNonCenterPointRandomly(ClusterHolder holder) {
List CenterPoint medoids = new ArrayList CenterPoint (holder.medoidWithNearestPointSet.keySet());
CenterPoint selectedMedoid = medoids.get(random.nextInt(medoids.size())); // 随机选择一个中心点
Point2D point = belongingPoints.get(random.nextInt(belongingPoints.size())); // 随机选择一个非中心点

因为每一次迭代,我们都得到一个非中心点指派到最近的中心点的聚类结果集合,所以在设计随机选择中心点和非中心点进行交换时,我们首先从中心点集合中选择一个中心点,然后再从该中心点对应的非中心点的簇的集合中选择一个非中心点,当然也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比如,在一次迭代过程中,待交换的中心点和非中心点不在同一个簇中。

创建ClusterHolder对象,交换非中心点和中心点

我们处理的策略是,事后处理,也就是每次先实现非中心点和中心点的交换,再进行指派,计算SAD值,如果此轮迭代得到的SAD值比上一轮的大,则直接丢弃结果,将上一轮的指派结果作为最终候选结果,直到最后,保留着具有最小SAD值的指派结果。
交换中心点和非中心点,我们创建了一个ClusterHolder对象,然后在该对象所持有的集合上进行修改贾环。交换非中心点和中心点的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ClusterHolder constructNewHolder(final ClusterHolder holder, RandomPoint randomPoint) {
// create a new center point with type CenterPoint based on the randomly selected non-medoid point
newHolder.medoids.remove(oldMedoid); // remove old medoid from center point set of new holder object
oldPoints.remove(newPoint); // remove new randomly selected non-medoid point from previous result set of clustering

为了保留上一次迭代指派的结果,这里不要修改holder对应的结果的集合(holder是本次迭代得到的聚类结果),而是拷贝出一份,在拷贝的结果上交换中心点和非中心点。

聚类效果对比

我们分别使用k-medoids算法与k-means算法对同一个点集进行聚类,分别对结果进行比较。其中,k-means算法由于随机选择初始质心,每次执行聚类结果不同;而k-medoids算法的聚类结果质量依赖于迭代次数,所以我们选择不同的迭代次数:取值maxIterations分别为300、1000、3000时,对比效果,如下图所示:

k-means-vs-k-medoids-xy-charts
上图中,第一排3个图是k-means聚类得到的3个结果,第二排是k-medoids聚类得到的结果。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使用k-medoids聚类算法,当maxIterations越大的时候,可能更加靠近最优解,聚类结果的质量越高,此时对应的质量的度量SAD的值就越小。


聚类 聚类就是把数据对象集合按照相似性划分成多个子集的过程(如下图)。其中,每个子集称为一个簇。聚类不仅要使簇中的对象彼此相似,而且要与其他簇中的对象相似**。聚类是无监督学习,数据不需要类标号(标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