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程序教程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其它

当前栏目

冷思考:为什么职场社交在国内做不起来?

为什么 国内 起来 社交 职场
2023-09-11 14:22:38 时间

image

LinkedIn以在线职场社交平台的产品形态取得的巨大成功并市值高达300亿美元,使得在国内不断出现其模仿者前赴后继。然而很奇怪的事情是:没有一个真正做起来的,其中包括早年的天际、若邻、脉脉,也包括最近的脉脉、LinkedIn本土化产品领英、赤兔等等。并且,我们发现,这些产品在0到1的时候风生水起,但一旦突破了1,便开始迷失方向,增长乏力。

我们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前赴后继要做职场社交呢?这得先回到招聘本身,招聘是一个低粘度、低门槛、水很深的行业,而简历的及时性和人才的动态意向都不是招聘这个低粘度的行为能够很好且迅速收集的。这时候就必然有升维的需求,即考虑如何更高频地捕获人才的简历信息和意向从而提高招聘行业整体的效率并从中获利。

国内一直没有形成正式的职场社交文化:

硬件方面:国内的信用体系并不完善,大量存在无法客观的信用背书情况而充斥主观性的过誉性自我评价;

软件方面:国内的中产阶级群体并未崛起,故而形成良好的职场社交环境的人口基础还没有形成。

这些都使得人们的职场社交诉求变得过于投机和随性,加之我们会发现职场社交软件中充斥大量的猎头、中介、销售,这些人都是为了做一锤子买卖也加剧了投机和随意性。大面上,大部分人加好友和接受好友申请都过于随意,导致形成的社交圈子很快变成大部分人都不认识的情况,从而失去了更新个人信息和访问的兴趣。

另外还有一个本土特征加速了职场社交产品的增长乏力,那就是强大的腾讯社交产品帝国。在职场社交产品中沉淀出来的圈子和人脉关系很容易转移到微信和QQ等社交产品中,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也使得职场社交产品变成了一个筛选优质人脉的工具从而使得其很难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职场社交产品在国内做不起来核心原因还在在于国内根本没有形成正式的职场社交文化。每个人又过于随意(投机)地去建立联系而非正式且郑重的,使得职场社交产品沦为人脉筛选工具(就算我们假设没有微信、QQ这样的产品,那也很有可能也会沉淀到每个人的手机通讯录里面去,只不过可能没有那么快)。这种国内的文化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所以,我也并不看好脉脉和赤兔。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听8位淘宝工程师聊聊他们眼中的元宇宙 | 1024特辑 我们是技术工作者,致力于思考和创新,用代码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消费者的快乐和幸福而努力。 今天是1024程序员节,我们邀请了8位不同岗位的淘宝工程师,聊了聊他们眼中的未来消费生活,他们眼中的元宇宙,听一听这群探路者在时代新科技与新文化氛围下,有哪些新的思考。
在线教学战“疫”打响,VIPKID背后是阿里云 庚子年至,疫情肆虐。全国范围内线下教学工作全线停摆,学生由线下涌至线上,线上流量激增,在线授课模式进一步渗透下沉市场。阿里云助力 VIPKID 云端课堂解决全球网络互通和优化,实现流畅教学,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线教育的未来。知识不会被疫情隔离,在线教育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阿里召开大众听证会,整治淘宝评论圈 由阿里巴巴集团客户体验事业部(CCO)牵头的阿里大众听证会召开,就“无意义评价”该不该管、怎么管,消费者、阿里平台和商家三方展开讨论,超过10万商家围观。据了解,这也是“阿里大众听证”发布以来的首场听证会。
各种层出不穷且包括互联网人在内的白领生存报告,让大家看花了眼。如挖财和饿了么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从业者生活品质报告》、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脉脉联合美宝莲发布的《中国职场人颜值影响力报告》……都试图从各个方面展现互联人的生活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