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程序教程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数据

当前栏目

警惕:量子计算泡沫!

计算 量子 警惕 泡沫
2023-06-13 09:12:30 时间

D-Wave在本月早些时候上市,因此现在主攻量子计算市场的上市公司已有三家。这三家公司都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收益报告。

三家合计收入 607 万美元(4204 万人民币)。

这三家公司在该季度都出现了亏损,而IonQ是唯一一家亏损减少的公司。

D-Wave宣布了其下一代量子计算机的新原型,而IonQ推出了基于Microsoft Azure的新系统。Rigetti在英国部署了其第一个系统,预计今年将推出基于Azure的系统。

D-Wave:公布首份季度财报的上市公司,首次季度亏损

本月早些时候,D-Wave宣布了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与DPCM Capital, Inc.合并、上市。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为137万美元,比2021年第二季度的114万美元增长 21%。该季度毛利润为785000美元,但运营费用增加了逾275万美元,达到1277万美元。

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1320万美元,2022财年第二季度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亏损为1080万美元。

2022年收入预测预计在700万美元至900万美元,而调整后的EBITDA预计将低于负4900万美元。收入估计略低于SPAC招股说明书上的数据,但预测亏损也是如此。

D-Wave对外表示“我们很高兴报告我们作为上市公司的首个季度业绩。自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已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除了成功转型为上市公司外,面对极具挑战性、极其动荡的市场,我们继续扩大客户群,截至第二季度末,客户总数超过95家,其中55余家是商业组织;推出了更新后的量子混合求解器;将我们的Leap量子云物理足迹扩大到美国和欧洲;让客户可以使用我们的Advantage2系统原型,展示了我们即将推出的第6代量子计算机具有的强大功能。”

“我们与客户一起开发新的用例,推动了我们在商业市场的发展势头,期待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继续为越来越多的用例发掘量子混合价值的力量。”

这家公司还在该季度宣布了其第六代量子系统Advantage2。新原型有500多个量子比特,在新的Zephyr拓扑结构中用20路量子比特间连接相互结合;完整的系统计划在2023年至2024年推出,到时将有7000个量子比特。

6月份,D-Wave与Lincoln Park Capital Fund, LLC签订了普通股购买协议,将在三年内发行和出售价值高达1.5亿美元的普通股。

D-Wave最近与万事达卡签署了一项协议。

IonQ:推出基于Azure的Aria,亏损减少

IonQ确认第二季度收入为2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93000美元。

净亏损为170万美元,调整后的EBITDA亏损为1160万美元。收益报告包括与担保责任的公允价值相关的第二季度非现金收益1610万美元。

至于2022年第一季度,IonQ确认收入为200万美元:净亏损为420万美元,调整后的 EBITDA亏损为1030万美元。

该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的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为2150万美元,比上一年第二季度的1010万美元猛增了114%。

IonQ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Chapman 说:“我们很高兴透露我们在第二季度所取得的进展。我很高兴地宣布,我们正在为云端带来一台计算能力比我们之前的云产品强130000倍的计算机,这个性能指标由可用的计算空间来定义。IonQ Aria已实现了破纪录的23个算法量子比特,这意味着Aria的功能增强了8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世界上已知功能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

该公司取得了600000美元的订单额,并与空中客车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签署了交易。它还与马里兰大学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个项目签署了正式协议:IonQ将建造和托管一只量子路由器,作为新的量子网络项目:中大西洋地区量子互联网的一部分。该公司还与Zapata Computing合作开展一个“涉资数百万美元的DARPA项目”。

IonQ表示,它已在华盛顿州西雅图找到了一个设施来托管其第一条生产量子计算机的装配线。它可能会用于制造Forte系统,而不是Aria或其他前一代机器。

Rigetti:收入增加,亏损也增加

Rigetti Computing 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21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0万美元增长了39%。

该季度的总毛利润为130万美元,公认会计准则(GAAP)净亏损为1000万美元,这两个数据与2021年第二季度都持平。第二季度调整后的EBITDA为亏损1510万美元,2021年第二季度亏损810万美元。

第一季度,该公司报告毛利润为170万美元,GAAP净亏损为1050万美元,调整后的EBITDA亏损为1390万美元。

2022年第二季度的GAAP运营费用为2690万美元,比2021 年第二季度的1090万美元多出一倍。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ad Rigetti说:“我们实现了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的核心目标,推进了我们的产品路线图,继续吸引关键人才,并夯实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群体。我们的技术团队在第二季度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仍有望实现我们之前宣布的与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相关的预期路线图重大进展。我们继续与头部组织携手合作以追求量子优势,我们还加强了现有关系,并在英国和美国市场赢得了新订单。”

Rigetti已与Riley Principal Capital II, LLC签订了一项价值7500万美元的普通股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该公司有权在24个月内向B. Riley出售和发行多达7500万美元的普通股,不受约束。

首席执行官Rigetti说:“我们认为该协议应该为我们提供财务灵活性,以支持我们致力于使命和业务目标。此外,在当前宏观环境不确定的形势下,我们认为签订这份协议是谨慎之举。”

该公司表示,它与政府实体签订的价值400万美元的合同被推迟:Rigetti表示,尽管已完成了一些工作、产生了一些成本,但合同过程“花费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

该季度,Rigetti宣布在英国推出其32量子比特的Aspen系列量子计算机,这是其在英国的首个系统。其在英国的客户包括牛津仪器(Oxford Instruments)、爱丁堡大学、量子算法公司Phasecraft和渣打银行。

该公司表示,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推出基于微软Azure的Rigetti系统。

警惕量子计算泡沫!

尽管大肆宣传、高达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和三家通过Spac上市的公司,但量子计算行业尚未展示出任何真正的实用性。

Nikita Gourianov是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从事计算量子物理学研究。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时表示,人们对于量子计算的前景过于乐观了。

当大批投资者常常因贪婪、误解和来钱容易而一再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时,金融泡沫就接踵而来。

如今,量子计算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例。

量子计算常常被誉为是一种新兴技术,其最终影响只有与AI能与之相提并论。

据量子计算的布道师们声称,早晚会出现功能完备的量子计算机,能够执行从彻底改变药物开发到破解互联网加密方案的各项工作。

近些年来,已有数十亿美元资金涌入量子计算领域,IonQ、Rigetti和D-Wave等知名量子计算公司通过2021年最受欢迎的泡沫市场现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相继上市,上演了集体狂欢的一幕。

据Refinitiv的数据显示,这三家公司的总市值仍达到30亿美元,但今年的预期销售额合计约3200万美元(净亏损约1.5亿美元)。以下是今年这三家公司在股市的表现。

现实情况是,这些公司或其他任何量子计算公司实际上没有一家真正赚到钱。

它们获得的微薄收入主要来自咨询业务,这块业务旨在向其他公司传授“量子计算机将如何帮助它们公司”,而不是真正利用量子计算机相对传统计算机的任何优势。

其原因很简单,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但还没有谁离制造出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量子计算机近在咫尺。

当前的设备非常容易出错,以至于任何试图用它们处理的信息几乎都会立即变成噪音信号。

如果计算机规模扩大(即“量子比特”的数量增加),这个问题只会变得更糟。

克服这些错误的一种令人信服的策略尚未出现,因此尚不清楚何时可以制造出大规模的容错量子计算机,真能制造出来的话。

不过据布道师们声称,我们显然处于量子摩尔定律(又名“罗斯定律”,以D-Wave创始人Geordie Rose命名)的中期,这好比1970年代至2010年代这段微芯片革命时期。

另一个基本问题是,目前尚不清楚量子计算机甚至可以解决哪些商业上有用的问题,如果有的话。

迄今为止,最显著的应用是用于将大数分解为组成素数的Shor算法,该算法比在经典计算机上运行的任何已知的相应方案都要快得多。由于目前用于保护互联网流量的大多数密码技术都基于素数分解这个问题的难度,因此突然出现能够运行Shor算法的切实可用的量子计算机确实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

Shor的算法一向是量子行业的天赐之物,因而获得来自世界各地政府安全机构的大量资金。然而,这里通常被遗忘的注意事项是,有许多替代的密码方案不易受到量子计算机的攻击。把这些易受攻击的加密方案简单地换成所谓的“量子安全”方案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Shor算法不确定的实际可行性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关于量子计算何时何地可以真正提供任何实际优势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最新的研究指出,没有证据表明连量子化学计算也可以通过量子计算机显著加快速度。这对于量子计算机可用于设计药物这个大肆吹捧的想法来说是个坏消息。

实际上,尽管大肆宣传,但量子计算行业尚未展示出任何实际用途。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钱不断流入呢?嗯,这主要是由于炒作。

科学家们的观点在社会上仍然(基本上)受到尊重,所以当物理学家为某技术感到兴奋时,人们自会注意到。

这股热情其实始于90年代,当时一系列开创性的突破真正标志着量子技术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诞生。随着多年来取得更多的进展,热情越来越高涨,最终蔓延到了学术界之外的其他领域。

到2010年代,资本变得很廉价,投资者开始留意量子计算,即使他们对这项技术缺乏真正的了解(只知道“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是1和0”)。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这个领域随之壮大起来,科学家们越来越忍不住夸大其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对量子物理学一无所知的推销型人员混入了该领域,在公司企业担任高级职位,只专注于制造声势。如此这般几年后,对于量子计算的前景持过于乐观的态度成为了主流,导致贪婪和误解占据上风,经典泡沫由此形成。

一些物理学家私下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趁势而上,从不太老练的投资者那里拿走轻松的钱呢?毕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可以在私营公司混一份薪水优厚的差事很不赖。

嗯,这个泡沫到底什么时候破裂还不好说,但总有一天,底会被查出来,资金会枯竭。我只希望当音乐停止、泡沫破裂时,公众仍然会听信我们这些物理学家。

参考资料:https://www.ft.com/content/6d2e34ab-f9fd-4041-8a96-91802bab7765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