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程序教程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其他

当前栏目

云端高性能技术架构浅析

技术架构高性能 浅析 云端
2023-09-27 14:23:06 时间

无论是国外的Google、Facebook、Amazon,还是国内的Baidu、Taobao等,这些高性能的服务器在处理高并发的请求时,都能快速、准确的给予应答。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现有大型网站的技术架构,发现目前常用的技术有分层、缓存、负载均衡、数据库性能优化,分布式系统等等。接下类分别对这些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1 分层与服务分离

无论OSI的7层网络结构,还是计算机底层硬件与上层软件之间的分层,甚至于Web领域大家非常熟悉的MVC开发模式,分层在计算机领域无处不在。分层可以将不同的功能部件独立起来,下层为上层提供访问接口,支撑上层的功能;上层调用下层接口来完成服务。

分层也是服务器端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数据库、文件资源等与应用服务器分开,可以缓解服务器压力。

另外,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将明显没有交集的业务分开,独立成不同的模块单独进行管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服务器性能。

2 缓存

缓存在计算机很多地方都有涉及,比如在内存与硬盘之间增加Cache、增加IO缓冲区来缓解速度之间的不匹配。缓存的出现主要是依据计算机中著名的二八定律。缓存的技术主要包括本地缓存、分布式缓存、CDN和反向代理。

根据二八定律,80%的操作集中在20%的数据上。网站将常用的数据缓存在本地应用服务器中,以后直接通过缓存中的数据来响应用户的请求,而不用再去计算。这样就可以减少响应时间。

分布式缓存相比本地缓存速度要慢,因为应用服务器要访问专门的缓存服务器来获取数据,但是应用服务器主要用于处理请求,其自身内存有限,如果缓存大量数据,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将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很多大型网站都使用远程分布式缓存,部署大内存的服务器作为专门的缓存服务器。

缓存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是CDN和反向代理。不同的地方在于,CDN部署在网络提供商(比如电信、移动、联通等)的机房,用户在请求网站服务时,可以直接从网络提供商机房获取数据;而反向代理则部署在网站的中心机房,当用户的请求到中心机房后,首先访问的服务器是反向代理服务器,如果反向代理服务器中有相应资源的缓存,就将其直接返回给用户,而不用再去请求应用服务器。

3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的原理就是去中心化。当用户并发请求量巨大时,如果将所有的请求都交给一个服务器去处理,很可能造成服务器宕机,即使能够正确响应,响应时间也可能会比较长,给用户造成不好的体验。

大型网站都是将一个域名绑定不同的服务器IP,这样表面上好像只有一台服务器在提供服务,实际则是一个服务器集群在提供相同的服务。负载均衡器接收所有用户的请求,再根据每台应用服务器正在处理的请求数量来对请求进行分配。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扩展性也得到很大提升——当某台服务器宕机时,直接替换就可以,其它服务器继续相应用户请求;当用户请求量超过预定峰值时,也可以通过实时增加服务器来缓解压力。

4 数据库性能优化

使用缓存后,大部分的数据操作不需要通过数据库即可完成。但是仍有一部分读操作(缓存访问不命中,缓存过期)和全部的写操作需要访问数据库,在网站的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数据库因为负载压力过高而成为网站的瓶颈。因而需要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读写分离、结合非关系型数据库使用、分布式数据库等。

一般情况下,数据库读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比写操作的要少很多,通过将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分离可以明显改善数据库性能。目前很多大型网站都配置数据库主从关系,主数据库用于写操作并将数据同步更新到从数据库上,从数据库只负责读操作。例如,新浪云计算平台(SAE)给用户的数据库就进行了主从配置。

同时,可以利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对数据检索的优势,来减轻应用服务器直接访问关系型数据库的压力。

当对业务进行分离后,可以根据业务所涉及的数据,将数据库进行分库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5 冗余

网站需要7x24小时连续运行,但是服务器随时可能出现故障,特别是服务器规模比较大时,出现某台服务器宕机是必然事件。要想保证在服务器宕机的情况下网站依然可以继续服务,不丢失数据,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服务器冗余运行,数据冗余备份,这样当某台服务器宕机时,可以将其上的服务和数据转移到其它机器上继续运行。

接下来,我们主要针对缓存中的Memcached技术进行介绍。

1 Memcached

1.1 Memcached简介

Memcached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动态Web应用,以减轻数据库负载[1]。它通过在内存中缓存数据和对象来减少应用程序读取数据库的次数,从而提高网站的性能。如图1是Memcached在网站中的位置示意图。

云端高性能技术架构浅析

图1 Memcached位置示意图

Memcached以键值对的形式将数据(或对象)缓存在内存中,虽然使用到了多个服务节点,但是和一般分布式缓存系统不同的是,每一份数据在Memcached中只存在一份,每个Memcached服务节点之间相互不可见。因此,Memcached中每份数据的键值是唯一的。

简而言之,Memcached类似于一个典型的非关系型存储系统,可以归入基于内容的键值对存储类型[2]。

1.2 Memcached工作原理

当高并发的外部请求访问服务器时,负载均衡服务器会根据各应用服务器的使用情况进行分配转发,如果需要对数据进行读取,应用服务器会按照一定的Hash算法计算键值的结果,并根据计算结果访问Memcached的某一个服务节点,服务节点再次计算键值的第二次Hash值,再根据计算结果对数据进行读取,如果缓存中有数据则直接返回给应用,否则需要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同时将获取到的数据写入到Memcached中[3]。

云端高性能技术架构浅析

图2 Memcached工作原理

2 性能分析

在本机上安装Memcached,客户端使用Memcached提供的接口进行数据的存储与访问,并与直接通过MySQL获取数据的方式进行对比。

2.1 Memcached安装

由于Memcached主要用于服务器端,而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大多用Linux,因此网上多数教程是关于在Linux上安装使用Memcached的。在Windows上安装更加简单,只需找到对应操作系统的版本即可[4]。

安装Memcached后,打开服务即可使用相应功能,Memcached默认监听11211端口,如果是在本机上,直接使用127.0.0.1:11211就可以访问了,这点和MySQL非常类似。

Memcached提供了很多高级语言的接口,可以根据这些接口来完成对数据的存储与访问。

2.2 Memcached和MySQL性能比较

为了比较使用Memcached前后访问数据性能的情况,进行以下模拟实验。

硬件条件:

CPU:Intel Core 2.60GHz;

内存:2GB;

软件条件:

操作系统:Window 64;

Memcached最大内存:64MB;

Memcached最大连接数:1024。

MySQL中共有29120条记录,使用多线程模拟用户的并发访问,每个用户请求100次数据读取。表1是在用户数量为N的条件下,测试所有请求都处理完所用时间T的结果。

表1 测试结果

云端高性能技术架构浅析

三种方法说明:MySQL表示所有的数据请求直接通过访问数据库返回;随机Mem表示在增加了Memcached缓存后,对于每个用户的100次请求,数据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完全随机;二八定律Mem表示用户的请求遵循二八定律,就是说平均100次请求中,有比较多的次数访问的是相同数据,这个可以通过程序模拟,在访问时控制相应次数访问相同的数据。

图3、图4分别对应表1的两种数据表示。

云端高性能技术架构浅析

图3 柱状图显示结果

云端高性能技术架构浅析

图4 折线显示结果

由于在完全随机访问的条件下,数据的命中率非常低(几乎为0),每次请求都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取,同时还要将请求到的数据保存在缓存中,因此效率比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取还要低。但是当用户多次请求相同的数据是,使用Memcached 明显比直接从MySQL中获取效率要高很多。

整个测试过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受实际条件限制,Memcached服务节点数只有1个; 另外,数据库中数据量级也不是非常大; 没有测试数据写入的情况

3 关键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Memcached在一些条件下对提升数据访问效率有很大作用。对于那些不常变动访问频率又非常高的数据,将其放在缓存中,可以很好的缓解数据库的压力,进而提升系统性能。但同时,Memcached自身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Memcached是将数据缓存在内存中,当出现断电情况时,数据将立即消失;

所有数据在Memcached中只保存一份,因此可靠性不是很高,一旦某台服务节点出现故障,相应的数据将丢失;

Memcached在设计之初每个key的value最大是1MB,随着目前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缓存数据量大的文件,比如音频、视频等有很大不足。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51CTO


SaaS云原生架构和传统架构 回顾过去十年,数字化转型驱动着技术创新和商业元素的不断融合和重构,可以说,现在已经不是由商业模式决定采用何种技术架构,而是由技术架构决定企业的商业模式。所以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中小微企业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未知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挑战来自对整体技术架构的变革。
Triton 云端生产实践 机器学习模型的在线推理在生产实践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典型的互联网场景中的搜索,广告,推荐的召回排序,到实时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处理等领域,都需要涉及到模型的在线推理,从简单的逻辑回归模型到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从 CPU 到 GPU 加速,Aliyun 推出的EAS模型推理平台在云原生模型推理领域深耕多年,旨在打造一个开放的高性能云原生模型推理平台,能够覆盖经典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对于在线推理的不同诉求,借助于阿里云的弹性底座来实现资源的动态弹性伸缩,降低用户成本。
云上应用系统数据存储架构演进 前言回顾过去二十年的技术发展,整个应用形态和技术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升级换代,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与几个重要的变量相关。一,应用形态的变迁,产生更多的场景和需求。整个应用形态从企业应用、互联网服务再到移动应用,历经了几个不同阶段的发展。从最早企业内应用系统,到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覆盖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场景和需求。而新的场景和需求,是推动产品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更复杂的场景
如何构建一套高性能、高可用性、低成本的视频处理系统? 基于函数计算和 Serverless 工作流的弹性高可用视频处理架构,充分体现了云原生时代 Serverless 化思想,以事件驱动的形式触发函数执行,真实计算资源真正意义上的按需使用。对于使用而言,这套方案在保证业务灵活度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维护成本与资源成本,并大幅度的缩短项目交付时间。
阿里云基于Cilium的高性能云原生网络 你知道吗,这个方案基于Cilium & eBPF来实现。在此之前,Google的GKE和Anthos也宣布基于Cilium+eBPF实现了新的容器网络数据面V2方案。但阿里云的方案会有所不同,阿里云采用Terway IPVLAN+Cilium的eBPF结合的方式。
如何为云原生应用带来稳定高效的部署能力? 本文将会介绍在阿里经济体全面接入云原生的过程中,我们在应用部署方面所做的改进优化、实现功能更加完备的增强版 workload、并将其开源到社区,使得现在每一位 Kubernetes 开发者和阿里云上的用户都能很便捷地使用上阿里巴巴内部云原生应用所统一使用的部署发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