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程序教程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系统

当前栏目

linux 服务器相关命令

2023-09-11 14:22:10 时间


1.linux 服务器性能相关命令:
1)top  显示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显示当前系统正在执行的进程的相关信息,包括ID,内存占有率,CPU占用率
2)vmstat 虚拟内存统计
显示虚拟内存,内核线程,磁盘,系统进程,I/O模块,CPU,

3)netstat  网络统计状态
netstat -t/-u/-l/-r/-n  显示网络相关信息  -t:TCP协议   -u:UDP协议  -l:监听 -r:路由   -n:显示IP地址和端口号
netstat -tlun 查看本机监听的端口
netstat -an 查看本机有所有的网络
netstat -rn 查看本机的路由表

netstat  网络状态统计 查看端口号占用
netstat -a: 列出所有的端口
netstat -at: 列出所有的TCP端口
netstat -au: 列出所有的UDP端口
netstat -l 列出所有处于监听状态的socket
netstat -lt 列出所有处于监听TCP端口的socket
netstat -lu 列出所有处于监听UDP端口的socket
netstat -ap | grep ssh 找出程序运行的端口

netstat - an | grep ’80' 查看运行在80端口的进程

Windows查看端口号:
netstat -ano|findstr "4444"
netstat -ano|findstr 80  这种方式也是可以的

4)利用进程来查看
ps -aux | grep xxx 是查看某个进程或者服务是否存在
kill可以关闭该服务

5)iotop 监控linux磁盘I/O
iotop命令类似于top和Htop命令,不过他就有显示实时磁盘I/O和进程的统计功能


2.Linux查看日志的常用命令
1)查看日志常用命令

tail -n 10 test.log 查看日志尾部10行的日志
tail -100f test.log 实时监控100行日志
head 的用法与tail类似,查询的是日志的头部
head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文件中的头10行日志;
head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文件除了最后10行的其他所有日志;
cat:tac是倒序查看,是cat单词的反写,
cat -n test.log | grep "debug" 查询关键字的日志
cat filename 一次显示整个文件

2)按行号查看:过来吧出关键字附近的日志
cat -n test.log | grep "debug" 得到关键日志的行号
cat -n test.log | tail +92|head -n 20  选择关键字所在的中间一行,然后查看这个关键字前10行和后10行的日志
tail -n +92  表示查询92行之后的日志
head -n 20 表示在前民的查询结果里面再查询前20条记录

3)根据日志查询日志'
sed -n '/2014-12-17 16:17:20/,/2014-12-17 16:17:36/p' test.log
上面的两个日期必须是日志中打印出来的日志,否者无效
先grep‘2014-12-17 16:17:20’ test.log来确定日志中是否有该时间点
4)日志内容特别多,打印在屏幕上不方便查看
使用more和less命令
cat -n test.log | grep "debug" | more 这样就分页打印了,通过点击空格键翻页

使用》xxx.txt将其保存到文件中,到时候就可以拉下这个文件分析
cat -n test.log |grep "debug" > debug.txt

3.Linux系统根目录下各个目录的作用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该目录下存放着普通用户的命令
/dev 系统的设备文件,即设备的驱动程序
/home 存放用户文件的主目录,用户数据
/lib 存放着和系统运行相关的库文件
/mnt 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通常是一些用来安装其他设备的子目录
/boot 存放启动linux的核心文件
/media 存放着可移除的设备,比如软盘,光盘
/misc 储存着一些特殊的字符的定义
/net 存放着和网络相关的一些文件
/proc 存放着用户与内核的交互信息
/sbin 系统的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程序
/srv 系统启动服务时可以访问的数据库目录
/tmp 临时文件,重启后自动清空
/var 存放系统产生的经常变化的文件
/etc 系统所有的配置文件都在这个目录中
/opt (option : 自由选择)主要给源码安装软件时选择的安装目录位置
/root 超级用户的目录
/selinux 主要用来加固操作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sys 管理设备文件
/usr 最大的目录,存放着应用程序和文件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非正常关机时在操作的文件便会储存在这里

4.Linux文件处理命令
1)文件解压缩
压缩打包命令:tar -zcvf /data/wwwwroot/###.tar.gz 目标文件名
解压命令:tar -xzvf file.tar.gz 将 adc.tar.gz解压  tar -xzvf abc.tar.gz
zip、unzip
格式:zip 压缩文件.zip 目录或文件
功能: 将目录或文件压缩成zip格式
常用选项: -r  递归处理,将制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一并处理
3)目录文件处理命令
将文件复制到多个目录中

  cp /path/to/file /usr/dir1
  cp /path/to/file /var/dir2
  cp /path/to/file /nas/dir3 

 可以通过一句命令实现:echo /usr/dir1 /var/dir2 /nas/dir3 | xargs -n 1 cp -v /path/to/file

 mv命令格式:mv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功能:mv命令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名,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中。 
 常用选项: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rm命令删除文件或目录:rm /path/to/file.log
        rm –r 删除目录
        rm –f 强制执行

cat/tac命令格式:cat [选项] [文件];cat test.log
功能:查看目标文件的内容。
常用选项:
      -b 对非空输出行编号。
      -n 对输出的所有行编号。
      -s 不输出多行空行。

du命令:du -b filepath 参数-b表示以字节计数,du -h filepath直接得出人好识别的文件大小
功能:显示文件大小
[root@*******]$ du -b log
2768430 log
[root@*******]$ du -h log
2.7M    log


more命令格式: more [选项] [文件]
功能: more命令显示文件内容,每次显示一屏
常用选项:
-n 对输出的所有行编号
-s 将文件中连续的空白压缩成一个空白行显示
-num 这个选项制定一个整数,表示一屏显示多少行
q 退出more
less 命令格式: less [参数] 文件
功能:less和more命令类似,但是二者存在差别,less命令允许用户向前或向后浏览文件,而more命令只能向前浏览
常用选项:
-i 忽视搜索时的大小写
-N 显示每行的行号

查看硬盘
df 

查看cpu 
lscpu
cat /proc/cpuinfo


5.Linux的权限管理
Linux下有两种用户,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
普通用户:提示符号是$,超级用户的命令提示符是#
命令: su 用户名  切换账户
Linux的文件和目录有以下三种方式:r  、w 、x:可读,可写 、可执行
r-可读(read)
w-可写(write)
x-可执行(execute)

Linux的文件和目录又可以有四个所有者概念:
a、u、g 、o: 所有人、所有者 、所属组 、其他人

如上图所示,对于文件test.txt,文件所有者有读写权限,文件所属组和其他人就很只有读的权限。
假如现在修改文件的权限,修改为所有者只有读的权限,所属组有读和写的权限,其他人什么权限都没有。
一般写法:输入chmod u-w,g+x,o-r test.txt
日常写法:chmod 460 test.txt


chown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格式:chown newUser 文件名 
让其他人拥有最高权限的最佳做法是使用chown更改文件的所有者。


6查找命令
1)grep
ps -ef | grep sshd 查找指定ssh服务进程
ps -ef | grep sshd | grep -v grep 查找指定服务进程,排除grep本身
ps -ef | grep sshd -c 查找指定进程个数

2)find
find命令在目录结构中搜索文件,并对搜索结果执行指定的操作
find默认搜索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并且不过滤任何结果
find . -name “*.log” -ls 查找当前目录以.log结尾的文件,并显示详细信息
find /root/ -perm 600 查找/root/目录下权限为600的文件
find . type f -name "*.log" 查找当前目录,以.log结尾的普通文件
find . type d | sort 查找当前所有目录并排序
find . -size +100M 查找当前目录大于100M的文件
 
find ./ -type f -size +500M 找出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中,大于500M的所有文件

du -sh * 当前目录下文件或目录的大小

Linux top命令详解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top参数详解

 

第一行,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
系统时间:07:27:05
运行时间:up 1:57 min,
当前登录用户:  3 user
负载均衡(uptime)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average后面的三个数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负载情况。
load average数据是每隔5秒钟检查一次活跃的进程数,然后按特定算法计算出的数值。如果这个数除以逻辑CPU的数量,结果高于5的时候就表明系统在超负荷运转了
第二行,Tasks — 任务(进程)
总进程:150 total, 运行:1 running, 休眠:149 sleeping, 停止: 0 stopped, 僵尸进程: 0 zombie
第三行,cpu状态信息
0.0%us【user space】— 用户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
0.3%sy【sysctl】— 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
0.0%ni【】— 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
99.7%id【idolt】— 空闲CPU百分比
0.0%wa【wait】— IO等待占用CPU的百分比
0.0%hi【Hardware IRQ】— 硬中断占用CPU的百分比
0.0%si【Software Interrupts】— 软中断占用CPU的百分比
第四行,内存状态
  1003020k total,   234464k used,   777824k free,    24084k buffers【缓存的内存量】
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信息
2031612k total,      536k used,  2031076k free,   505864k cached【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备注:
可用内存=free + buffer + cached
对于内存监控,在top里我们要时刻监控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的used,如果这个数值在不断的变化,说明内核在不断进行内存和swap的数据交换,这是真正的内存不够用了。
第四行中使用中的内存总量(used)指的是现在系统内核控制的内存数,
第四行中空闲内存总量(free)是内核还未纳入其管控范围的数量。
纳入内核管理的内存不见得都在使用中,还包括过去使用过的现在可以被重复利用的内存,内核并不把这些可被重新使用的内存交还到free中去,因此在linux上free内存会越来越少,但不用为此担心。
第六行,空行
第七行以下:各进程(任务)的状态监控
PID — 进程id
USER — 进程所有者
PR — 进程优先级
NI —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VIRT —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RES —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SHR —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S —进程状态。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CPU —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MEM —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TIME+ —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COMMAND — 进程名称(命令名/命令行)
详解

VIRT:virtual memory usage 虚拟内存
1、进程“需要的”虚拟内存大小,包括进程使用的库、代码、数据等
2、假如进程申请100m的内存,但实际只使用了10m,那么它会增长100m,而不是实际的使用量

RES:resident memory usage 常驻内存
1、进程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但不包括swap out
2、包含其他进程的共享
3、如果申请100m的内存,实际使用10m,它只增长10m,与VIRT相反
4、关于库占用内存的情况,它只统计加载的库文件所占内存大小

SHR:shared memory 共享内存
1、除了自身进程的共享内存,也包括其他进程的共享内存
2、虽然进程只使用了几个共享库的函数,但它包含了整个共享库的大小
3、计算某个进程所占的物理内存大小公式:RES – SHR
4、swap out后,它将会降下来

DATA
1、数据占用的内存。如果top没有显示,按f键可以显示出来。
2、真正的该程序要求的数据空间,是真正在运行中要使用的。

top 运行中可以通过 top 的内部命令对进程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内部命令如下:
s – 改变画面更新频率
l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一行 top 信息的表示
t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二行 Tasks 和第三行 Cpus 信息的表示
m – 关闭或开启第一部分第四行 Mem 和 第五行 Swap 信息的表示
N – 以 PID 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
P – 以 CPU 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M – 以内存占用率大小的顺序排列进程列表
h – 显示帮助
n – 设置在进程列表所显示进程的数量
q – 退出 top
s – 改变画面更新周期

 


top使用方法
使用格式:
top [-] [d] [p] [q] [c] [C] [S] [s] [n]
参数说明:
d:指定每两次屏幕信息刷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然用户可以使用s交互命令来改变之。
p:通过指定监控进程ID来仅仅监控某个进程的状态。
q:该选项将使top没有任何延迟的进行刷新。如果调用程序有超级用户权限,那么top将以尽可能高的优先级运行。
S:指定累计模式。
s:使top命令在安全模式中运行。这将去除交互命令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i:使top不显示任何闲置或者僵死进程。
c:显示整个命令行而不只是显示命令名。
常用命令说明
Ctrl+L:擦除并且重写屏幕
K:终止一个进程。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终止的进程PID,以及需要发送给该进程什么样的信号。一般的终止进程可以使用15信号;如果不能正常结束那就使用信号9强制结束该进程。默认值是信号15。在安全模式中此命令被屏蔽。
i:忽略闲置和僵死进程。这是一个开关式命令。
q:退出程序
r:重新安排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别。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需要改变的进程PID以及需要设置的进程优先级值。输入一个正值将使优先级降低,反之则可以使该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权。默认值是10。
S:切换到累计模式。
s:改变两次刷新之间的延迟时间。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新的时间,单位为s。如果有小数,就换算成m s。输入0值则系统将不断刷新,默认值是5 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太小的时间,很可能会引起不断刷新,从而根本来不及看清显示的情况,而且系统负载也会大大增加。
f或者F:从当前显示中添加或者删除项目。
o或者O:改变显示项目的顺序
l: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
m: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P: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
T: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
W: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

查看多核CPU命令
mpstat -P ALL  和  sar -P ALL 
说明:sar -P ALL > aaa.txt   重定向输出内容到文件 aaa.txt
1 top  命令,然后按数字“1”可监控每个逻辑CPU的状况:

 

  观察上图,服务器有8个逻辑CPU,实际上是1个物理CPU。
如果不按1,则在top视图里面显示的是所有cpu的平均值。
2  命令:mpstat -P ALL 

 

3 命令:sar -P ALL
输出较多,可grep或者重定向至文件查看


进程字段排序
默认进入top时,各进程是按照CPU的占用量来排序的,在【top视图 01】中进程ID为14210的java进程排在第一(cpu占用100%),进程ID为14183的java进程排在第二(cpu占用12%)。可通过键盘指令来改变排序字段,比如想监控哪个进程占用MEM最多,我一般的使用方法如下:
1. 敲击键盘“b”(打开/关闭加亮效果),top的视图变化如下:
   

我们发现进程id为12363的“top”进程被加亮了,top进程就是视图第二行显示的唯一的运行态(runing)的那个进程,可以通过敲击“y”键关闭或打开运行态进程的加亮效果。
2. 敲击键盘“x”(打开/关闭排序列的加亮效果),top的视图变化如下:
可以看到,top默认的排序列是“%CPU”。


3. 通过”shift + >”或”shift + <”可以向右或左改变排序列,下图是按一次”shift + >”的效果图:

 

 


视图现在已经按照%MEM来排序了。

改变进程显示字段
1. 敲击“f”键,top进入另一个视图,在这里可以编排基本视图中的显示字段:


 这里列出了所有可在top基本视图中显示的进程字段,有”*”并且标注为大写字母的字段是可显示的,没有”*”并且是小写字母的字段是不显示的。如果要在基本视图中显示“CODE”和“DATA”两个字段,可以通过敲击“r”和“s”键:
 2. “回车”返回基本视图,可以看到多了“CODE”和“DATA”两个字段:

 

Linux查看物理CPU个数、核数、逻辑CPU个数

复制代码
# 总核数 = 物理CPU个数 X 每颗物理CPU的核数 
# 总逻辑CPU数 = 物理CPU个数 X 每颗物理CPU的核数 X 超线程数

# 查看物理CPU个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 sort| uniq| wc -l

# 查看每个物理CPU中core的个数(即核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cpu cores"| uniq

# 查看逻辑CPU的个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 wc -l

查看CPU信息(型号)
cat /proc/cpuinfo | grep name | cut -f2 -d: | uniq -c

查看内 存信息
# cat /proc/mem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