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程序教程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要闻

当前栏目

看哈耶克如何论证基于行为事件的客户画像

2023-03-14 10:30:04 时间

◆ ◆ 

理论:哈耶克基于事件的统一意识表达框架


虽然业界的客户画像基本上都是基于标签体系,但是就如前些日子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大力的推荐其“千人千面”客户画像能力,给用户打了60多万个标签,庞大的标签体系更是证明了特征的随意性以及确认的困难性,这也和福柯的观点相一致。


哈耶克也认为,我们不应纠结于意识是什么而更应关心意识做了什么。因此意识是难以定义的,与之类似的问题,意识或感知的特征也是难以确认的。哈耶克认为这是可以通过有意识过程行为以及无意识过程行为观察的。


这些过程行为是指发生在我们身上用于描述自我与其他人不同的有意识以及无意识行为事件。在此基础上,哈耶克构建了“统一表达全部意识事件的时空框架”[3]( Common Spatio-Temporal Framework),其认为所有可重复的、想象的、过去的、可能的事件都关联到连续的“自我”意识表达。借此框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通过行为事件标记一个人,他是什么,做过什么。“Be able to ‘give an account’ of what he is or has beendoing”.[1]“借助于意识事件的统一表达框架,行为主体得以‘想象’和‘预期’未来事件的样式及后果”[3].


并且哈耶克认为事件是通过注意力被感知的,这符合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假设,即只有被感知的事件特征会被用于预期。而不论是主体注意力对事件的特征属性提取,还是预期过程都是基于主体历史的意识经验。 


正如汪丁丁教授总结的“在哈耶克看来,对人类这样具有‘有限理性’的动物而言,没有’客观’知识,只有’主体间客观’(Intersubjective)的知识过程。其次,’知识’不是静态的一堆观念,它们是’过程’。”[3]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以过程的视角,通过个人历史行为事件数据去构建客户画像是与哈耶克基于事件的统一意识表达框架的相一致的。


◆ ◆ 

实践:大数据场景下的个体行为事件

 

如何将哈耶克所描述的有意识无意识个体行为事件与当下大数据中个体行为事件相结合呢?我们知道在行为经济学以及心理学中,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是构成自我意识至关重要的一种长期记忆。而互联网中场景化,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目标之一是将金融服务融入各个场景中。自然,数据也是有场景化特征的。如果我们不再特意区分线上场景事件、线下场景事件、有意识行为事件、无意识行为事件,那么在哈耶克意识事件统一表达框架下的行为主体未来事件后果预测,也可以应用为在基于行为事件的客户画像体系下场景事件的预测。

 

◆ ◆ 

结论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哈耶克的统一意识事件框架,并将其视为基于行为事件的客户画像体系下跨领域统一推荐模型理论基础。并结合行为经济学以及实践中数据特性,将意识事件进一步理解应用为基于场景事件,为之后具体应用提供可能性。欢迎各位同业讨论相关应用案例可行性。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10-15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大数据文摘”,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众号